一月底我就到家了,休假准备过春节。正好有闲暇的时间可以来思考许多事情。我去理发的时候,理发师和我热烈地聊起来。她说她的孩子在读高一,文科成绩比理科好多了,文理分科的时候,孩子很有主见,执着地要选择理科;但是父母觉得他更适合学文。我和理发师说,就怕没有想法。既然孩子那么有主见,有那么强烈的倾向,这是一件好事,你不妨听听他的想法,为什么不支持他?退一步说,就算他在文科方面更具备天赋,现在你干涉了他坚定的选择,他没能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也许未来有一天他会后悔,会责怪你;再有,千万不要忽视了兴趣的力量,它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
我现在的团队里有一位 “数学家”。他非常聪明,是那种居然可以看数学论文和数学家传记看得忘了时间,看到早上 5 点钟才睡觉的怪才。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书大概是最适合用在失眠的夜晚的书籍,可以帮助人快速入睡。但是他对数学的如痴如醉可以说我前所未见。很幸运他从事软件这一行业,可以接触很多机器学习、海量数据处理、分布式的技术,这些事情对他的吸引力,用他自己的话说,“比筹备和林志玲的婚礼的吸引力都大”。他对于前端兴趣不大,他对于 OO 设计兴趣也不大,我觉得这没有任何问题。我希望整个团队,当然包括我在内,可以在未来帮助他获得更多接触这些技术的机会。
中国人太讲究 “道义”、“节操” 这些需要自我约束和控制的力量,譬如很多企业都会对入职员工洗脑,希望员工无比努力地工作。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倘若把这样的需求和程序员的兴趣结合在一起,把日常工作和 “做喜欢的事情” 结合在一起……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了。这样的动力是自发的,不需要给程序员多少约束,他们自会乐在其中。
在我以前的公司,有一位懂日语的同事,起码日语阅读能力相当了得。有一次我问他,你到底是不是日语专业毕业的?他说,他不但不是日语专业毕业的,而且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日语训练。让它掌握这些日语能力的原因是,他是一个动漫控,为了看懂日本的动漫,他从五十音图开始自学,其实也没花多少时间专门学习,但是看了非常非常多的日本动漫,直到现在,可以几乎没有障碍地看日文字幕的动画和电影。
还有一位朋友,高考毕业考了全县第一名,然后填选了医学专业,进入一所非常著名的学校学习,只是一个月后他就退学了。原因很简单,“学医太 XXX 没意思了”。他选择复读,重新选择了软件行业,复读依然考了全县第一,现在是一名非常杰出的程序员。很多人都疑惑,学医该多么有前途。但是他并未有任何的后悔,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相反,有的程序员却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如果当初没有入这一行,成为了某某某,该有多幸福,可以拿到多少多少钱。仿佛生命中充满了遗憾与可惜。我很想说,你为什么做了这样的选择,这是你自己的决定,没有人能够替你选择。就和那些整日在公司里抱怨加班辛苦、工作无聊的人一样,有怨念,却又没有勇气去跟随自己的兴趣,这真是一个悲剧。我在那篇文章里说:“Leave, or shut up your fucking mouth!”。
根据 Maslow 的理论,人有几种等级的需求。最低级是生理需求,最高级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时候,的确不要扯精神文明的蛋。但是在已经达成一定物质条件的时候,希望大家都可以追随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等老得走不动道了,坐在暖洋洋的太阳底下,依然觉得这辈子过得不后悔。
文章未经特殊标明皆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保持完整性并注明来源链接 《四火的唠叨》
没有兴趣是不行的,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哈哈哈,大神面前耍大刀了。博君一笑~
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本来自己选择的是计算机,但是父母说学数控,完事学了数控,出来后也很有兴趣,也很幸福。。这样的情况也有把,
我就是,对一样,只有 3 分钟热度,不过我现在还是在学计算机。。呵呵。。
这样的例子应该也是有的吧,有时候父母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了解的多,
当然这样可能是少数的!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有动力,做自己熟练的事更容易放松
我很早以前就写过,发现人们干对自己有兴趣的事总会干得好些,像以前欧洲二三流的雕塑家,雕别的不行,雕出个浴女来还都有模有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