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曾经听到这样的说法,最近几个月,则又听到了两三次,人生选择论,鱼和熊掌说,或者生活跷跷板理论。跷跷板的特点就是,一头摁下去,另一头就起来。本人向来鄙视鸡汤,不过这个理论还是比较赞同的,看来今天破一次例。选择了 A,就失去了 B;选择了 B,就无法得到 A。所谓鱼和熊掌无法兼得便是如此。
生活总会值得吐槽
毕业后在南京工作的时候,觉得气候还算过得去,吴侬软语听起来也顺耳,但是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很不甘心在这个小地方一直耗下去;到了北京,确实见了世面,确实是我所说的“ 更大的盒子”,但是又觉得环境太过糟糕,交通无法忍受;现在来到西雅图,平日里吐槽惯了,环境是好了,见识是增长了,又觉得不够热闹,生活不够丰富,怀念起北京那种下楼二十米内一排小吃店、菜场和小卖部的壮观景象。
工作也不安分
以前也写过一篇文章随便谈谈“ 不安分的工程师”,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不安分的天性是个人先天性格因素还是做的事情在后天培养的。反复地做一件事,例如把一个 Excel 的表格中 A 列拷贝到 B 列,每天都做,做二十天。有人会老老实实做,可能每天花不了几十秒,二十天下来,也未必花多少时间;有人(譬如很多工程师)会想写脚本,这当中可能并不顺利,花很多时间调查技术、调试错误,最后总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那二十天老老实实干活的总时间。但是我觉得许多工程师还会本能地、奋不顾身地优先奔赴第二种办法,仿佛明知一个火坑还往里跳。
做类似的事情久了,难免心生倦意,我想许多人都是如此,做项目也是如此。以前写过一些文字,比如这篇,但是要控制和拿捏这个“ 熟练工” 与“ 新手” 之间不断变换的平衡点,其实并不容易。总是尝试新的东西意味着新鲜感总是保持在高昂的状态,但是也意味着难以沉浸下去,扎实地积累经验;但是总是做陈旧的事情也会丧失动力,缺少热情。
野心与贪心
直到现在我也坚持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缺乏野心,而不是过于贪心。这二者大致需要一个平衡,绝大多数人野心不足,成为瓶颈,做成的事情最后取决于自己只能想到和只能做到那么远;也有些人有足够的野心,但是希望得到太多的东西,就算有斗志和动力,最后湮灭在忙碌的生活中。
不由自主失去的,也许可以避免;但更多的情况是,选择了另一面,就主动丢掉了这一面。
充满爱与恨才叫生活
这是关于情感的表达的。通常来说,我的认识是,随着年龄地增大。人愈发沉稳老练,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愈发缺少情感的流露。有些时候它能提供帮助,但有时候也会压抑自己。
总的来说,还是活真实一点好。
变化总需要勇气
我想任何变化都是。即便是明显的、多数情况下可以预知的往好的一方面的变化,依然会觉得因为心理的不适应性而产生落差。每个人适应新环境和方式的能力千差万别。变化不一定划得来,变化不一定能更成功,但是不变却可以慢慢消磨一个人的锐气。年轻的时候总是敢想各种事情,等到慢慢成熟了反而顾虑就越来越多。
就这个事情上,我不举远的例子。就说我老婆最近在找工作,她已经准备了最少两三个月了,除了学习英语,又刷算法题又研究设计,就想起数个月前还有一份稳定而平静的工作。但是辞去工作,丢掉人脉和领域经验,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然后从头开始的过程,无疑再一次印证了那句关于“ 人生在于折腾” 的话。
文章的最开始我就说了,本人向来鄙视鸡汤,原因在于无数鸡汤让人超脱,让人摆脱尘世该有的敢爱敢恨的思想,变得清高,也变得没有思考和行动的欲望。所有人都在谈人生知足,我们经历的文化洗礼,似乎都在引导我们往甘于现状的方向修行。变化当然有好有坏,有不可预知性。变化就意味着痛苦和波澜,没错。
可是没有痛苦和没有波澜的人生,只能活在坟墓里。
文章未经特殊标明皆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保持完整性并注明来源链接 《四火的唠叨》
程序员 真是 善良 单纯的动物。 么么大
关键是看的什么心灵鸡汤,看错了确实会迷失。。。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另外一种说法是灰度,凡事并非黑与白,关键在于自己如何把握,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开始看四火叔叔的博客啦. 哈哈
野心与贪心,正是最近心态的写照。我觉得,野心不足,部分原因是能力不足以支撑起野心;之所以贪心,也有能力不足所以处处费心的影响。
p.s. 分享到新浪微博,可以显示内容,但没有显示分享按钮。是嵌入代码的问题吗?:-)
我试了一下,没发现有问题,不清楚你说的没有分享按钮指的是什么
图片中红色方框部分应该出现一个“ 分享到微博” 的按钮<a href="http://pan.baidu.com/s/1gd3XVIb" title="sina_share"> 点击所示</a>
不清楚,我这里看来是好的。而且这个页面已经到新浪的域名下面了,我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