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一篇。
在亚马逊已经呆了六年多了,想起第一次换工作的情形仿佛还历历在目。如今,就在我还有半年多就将迎来我第十个工作的年头,经历了骑驴找马的面试,不久我将迎来第二次职业生涯的重大变更,下一站:Oracle,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我的工作经历,可以用多样来形容,也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其中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的原因是项目和团队的需要,本来工程师团队如同资源池,就是要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当时的境况和市场决定的。主观的原因是,我本来就是一个领域涉猎相对广泛的程序员,而且兴趣三年两头自己都弄不清楚,有时候这未必是好事,但是这也让我得以尝试各种风格的项目和团队。
具体来说,毕业之后进入我的第一家公司华为,做过服务端 service,之后到电信服务商的现场开局;短时间几个月内也尝试了一下移动端 iOS 的开发,觉得兴趣并不在此;接着从无到有快三年时间做了一个大型的 portal,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初步强化 full stack 技能的时期。离开华为后,加入亚马逊,先在全球配送的团队学习业务;然后到销售预测团队接触了一点 machine learning,维护一个 HA service,也做了不少 data visualization 的工作,期间算是开始正式和 big data 打交道;之后发现自己对大数据的处理是个短板,就来到如今的团队,用 Spark 在 EMR 上为海量的商品计算成本,同时也花大量时间给亚马逊内部开源的分布式 workflow 贡献代码,这段时间也是我对分布式系统学习最多的时期。
如上,回过头来看,很多领域都有涉及,优劣各具。能够有这样多不同技术领域的经验,这于我自身而言我显得宝贵,但又折射出,自己却依然没有选定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方向,还停留在一个广泛的摸索学习阶段。我给自己的计划是,还有四年我就三十五岁了,到那时我希望自己可以有足够的经验来评估这一切,既包括深度,又包括广度,从而逐渐明确一个未来想专注的方向。而现在,还有四年时间供我继续尝试和补白。这里有一个平衡,像跷跷板一样,一头是自己熟悉的,一头是自己不熟悉但是想去熟悉的,前者更自如、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后者则往往是兴趣之源。把握好二者的平衡是我的一个目标。既要能让自己掌握的技能有用武之地,又要找到自己不熟悉的兴趣点。
想起在亚马逊期间,学习了一些 AWS 的知识,cloud 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但是实际上却从来没有过机会在真正的云团队工作,我很感兴趣但是没有经验。因此在衡量评估手中的几个 compensation 差别不太大的 offer 中,只有微软的 offer 和 Oracle 的 offer 是明确给我在 cloud 团队(微软的 Azure,Oracle 的 OCI)工作的机会的。因此最终我从它们中间选择加入这个我认为有潜力但是也挑战十足的团队。做了一些 research,相比而言,Azure 已经成熟,OCI 还有很多从无到有的工作要做,无论成败,值得去试一试。从 iaas、paas 到 saas,这座金字塔上,我终于能够有机会第一次把精力放到 iaas 这一层上面,这将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朋友问我离开亚马逊不可惜吗,老实说,非常可惜。我非常确信留在亚马逊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即便我已经呆了五年多了,我依然发现有太多有趣的项目我可以去尝试,各种兴趣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匹配的团队。但是我需要把自己放到市场上去重新评估自己,既是新的和巨大的挑战,也是通过报酬的形式来对自己评估和认可。朋友告诉我,跳槽总是越跳越难,因为给你的回馈越丰厚,别人对你的期望也越大。如果不能抓住机会,职业生涯的进步就会延缓下来,而这样的延缓有时是很难再迎头赶上的。举例来说,毕业三年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工作到第十年是完全不同的,而到了第十五年,又会有完全不同的要求。这个行业发展太快,快到没有时间停下来踌躇喘息。
如果说第一次跳槽是从华为跳到亚马逊,从中等城市南京跳到大都市北京,从传统电信软件跳到互联网行业,那么这一次,没有在同样的层面上发生巨大的改变,却要尝试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加入一个历史不那么悠久辉煌(指的是团队历史而非公司历史),却野心勃勃的团队。当然,一样的是把自己放到人才市场上掂分量,一样的是做出了缜密和细致的考虑,决定下得既犹豫又坚定。犹豫是因为在做出选择前,争取和评估了自己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这个过程徘徊冗长;坚定是因为在明确自己感兴趣和想提高自己的领域以后,这个目标就方法从大雾中浮现一样,很快清晰起来。
最后,如同在 2011 年年末第一次换工作一样,祝自己在新的环境和团队中顺利成长,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文章未经特殊标明皆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保持完整性并注明来源链接 《四火的唠叨》
祝工作顺利
期待一下博主分享一下 入职 oracle 的感想
好奇在 ORACLE 工作一段时间后,你对 ORACLE 的评价如何?
如果可以的话,请分享一下,谢谢!
我对一些没接触过的技术兴趣挺大,同样导致了广度> 深度,螺旋式的学习。
PAAS 深度足够,相信也不会特别轻松,期待分享更多 PAAS 技术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