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的影响
有人说紧点好,理由是可以从中学到东西,这是一种压力驱动式的学习方式;也有人说松点好,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闲逛、打酱油。前一种人至少是上进的、积极的,只是兴许是由于教育体制和软件大环境的原因,已经失去了许多主动性,非得要环境逼迫的压力下才能去学习、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实,大部分刚毕业的程序员都属于前一种,他们至少是努力着去提升自己,设法去写出好的代码,有一种追求卓越的愿望。但是,我们从来的教育都是这样,喂食—— 吃食,喂食—— 吃食…… 到了大学,喂食的情况少了,于是颓废、堕落的人就多了,素质教育和体验教育没有跟上节拍,真正要实施的时候发现,学生基础、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与领导的理念太不兼容,于是实施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后一种人则要令人伤心得多。打酱油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已经没有了锐气,没有了动力,很想混到一个舒服的岗位上,或者做一份安逸的工作。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本身无可厚非,只是从大多数人所理解的“ 优秀的程序员” 的角度上来说,无疑是不甚合格的。
不容忽视的一件事是,对于一个足够优秀的程序员,即便你给予很少的工作量、不尽细致的工作目标,他依然能够自发地工作、学习,这是一种高度自我管理的工作方式。这样的程序员并不多,但是这样的人,无疑是有足够热情、足够意志力的,他们的未来并不会因当前不适合的环境受到太大影响,换言之,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我的一位亲戚在这次高考中“ 没发挥好,比正常水平少了四十分”(绝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发挥好 :))一样,问我,还要复读不?我说,如果你想混个文凭,那么,尽管去读吧,我相信你明年可以考得很不错;但是如果你想有所作为,何必在乎那四十分呢?你的复读,浪费的是你一年的时光,给你带来了额外的、长达一年的枯燥的痛苦,也许你损失的将远远大于你得到的。
从软件的本质来说,创造性的工作,始终应该给予最宽松的氛围。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下,思维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国内的软件环境被两种人搞坏了:一种是无良的企业主,他们依仗毕业生的诚惶诚恐的心态、廉价的劳动力,拼命压榨员工,甚至把维护公司利益宣扬得如何地伟大和光荣,但是对于程序员的人文关怀则忽视不见;第二种人正是广大自怨自艾的“ 码农”,工作量大了抱怨没前途,工作枯燥了抱怨没技术含量,工作领域自己不熟悉了抱怨被公司忽悠了…… 只是生活并不总随人愿,不蛰伏、不适应、不改进(毕竟没有事物是完美的,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下的“ 忍” 是很好的办法,去获取那些积极的因素,比如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增加丰富的阅历),而是无休止的抱怨,甚至连离职的勇气都没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程序员中最令人心痛的群体。
在《浪潮之巅》中数次提到,美国的 IT 领域为何能够如此蓬勃发展,反垄断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反垄断法使得 IBM、Inter 等各领域内的巨头,不得不养着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尚不足以威胁到自己的生存,但是限于垄断的红线,又不能轻易地收购、打压它们,事实上,最终它们帮助这些 IT 巨头一道培养出这个领域市场来,并且持续逼迫着它们始终坚持技术进步。同理,倘若中国没有那么多人,劳动力没有那么廉价,是不是会有助于软件行业的进步?起码,更多的东西需要机器、程序去完成,而不是人力的介入,这就是一个促进科技发展的正面因素。
—————————————————————————————————————-
对团队建设的影响
团队的工作,无疑是团队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然我坚持的一个观点是,无论是哪种文化,核心永远是“ 人”,而不是工作、流程、历史)。举例来说,很难想象,在一个成天压榨之上、工作昏天黑地的团队中,能有宽松的氛围。
我经历过一个压榨员工极其凶猛的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可能已经超过了十小时,周末单休、经常通宵。我属于脸皮比较厚的员工,“ 下班了完成工作就回家” 这样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竟然成为了奢望:
- “ 别人都在工作,你好意思走啊你?”
- “ 你那么早回家,工作不饱满!”
- “ 你还是留下来,陪大家一起,我们要像一个团队嘛,年轻人吃点苦有好处。”
刚开始我听到这样的话还火冒三丈(有类似经历的请举手!),后来我逐渐明白,这是一种病态的团队氛围,这并非特定是谁的过错,但是当工作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比绩效变成了比时间、比态度、比可怜,团队成员的理性的思维极大地受到影响,团队的氛围彻底被这样的多数人同化了。
最终许多人(包括我在内)离开了这支团队,我很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大部分人对我都很好,但是也许是过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也许不是,我只是推测,也有可能是无良领导的因素,或者是公司的文化使然),让团队成员感受到的人文关怀少得可怜。
在团队文化的建设上,团队经理不应当成为一个约束者,而应当成为一个引导者,自己少去下结论、做判断,而是让大家去完成这样的事情。团队的文化应当有一定的包容性,这样的环境是有助于培育不同风格的“ 人” 的。
—————————————————————————————————————-
对项目的影响
看了许多敏捷实践、管理措施,我越发觉得,倘若项目交付压力过大,这样交付的问题,是任何方法论是都无法解决的。这是很简单的原理,但是很多公司领导并不清楚这一点,以为只要采取了什么牛逼的实践,只要保证了流程的质量,开动员会、喝壮士酒、写军令状,就可以在变态的项目中拼搏出一个好的结果来。
我参与过一个疯狂的项目,交付压力大到无能为力的情形下,采取不要文档、不要过程、甚至不要正规的测试—— 全裸奔的开发过程。这看起来荒唐无比的事情,确是当时做出的一个正确决定,实乃无奈之举。
反过来,如果项目过于稀疏,对于培养程序员的成就感,亦不是一件好事。这些年,越来越多地听到一个词——“ 节奏”,古人文武之道就已讲究一张一弛,我等工程商人,更不能违背规律行事。
文章未经特殊标明皆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保持完整性并注明来源链接 《四火的唠叨》
那种环境和文化确实很病态。
我也在这家公司呆过。出来后根本就没有想再做软件开发。我以为我对软件开发根本没兴趣。
出来后,才知道什么软件开发,并重新对他产生了兴趣。